痛别!著名材料成形专家李德群院士逝世

作者:放心测系统     发表时间:2022-11-12 19:34:37   浏览次数:143


9月5日10时34分,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材料成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德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不幸逝世,享年78岁。


李德群院士1945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196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硕士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后留校任教,1991年晋升教授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先进成型技术学会创会监事、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特邀顾问、中国塑料工程学会塑料机械及模具分会副理事长等。

李德群院士长期致力于材料成形数字化与智能化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研发出冲压模CAD、塑料模CAD/CAM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开创我国模具数字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率先在我国开展塑料注射成形模拟研究,创建的表面模型成为国际主流技术,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材料成形与人工智能融合,研发出注射成形智能装备,引领了成形装备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成果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交通、电子电器等领域,在国防建设和国家支柱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际先进成型技术学会终身成就奖、湖北省首届杰出人才奖。

李德群院士学为人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三十余年持之以恒传帮带,建成了德才兼备、创新有为、育人突出的老中青三代数字化材料成形教师队伍,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持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精品课程,出版专著教材21部,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甘为人梯,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指导研究生106名,桃李满天下,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材料成形领域的栋梁之材。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

1986年,李德群在导师肖景容教授的安排下,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访学。其间,李德群全身心投入注塑成形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并为美国AC-Tech公司开发出商品化二维冷却系统分析软件,并随即收到了留美工作的橄榄枝,其薪酬相比国内当时的月工资而言,是一笔天文数字,他却谢绝了美方工作的邀请,毅然选择回国,响应导师肖教授“在华中大建立一支从事塑料成形模具技术研究在内的高水平学术队伍”的号召,抱着“通过拼搏可以缩短差距,甚至超越国际一流水平”的坚强信念,返回祖国,回到母校参与筹建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率先开创数字化材料成形研究的新方向。


面向国家需求,李德群推动国产自主研发的材料成形模拟系列软件从无到有。彼时,国内的注塑成形技术尚不过关,生产过程不仅费料,产品次品率也很高,大量的成形模具依赖进口,国家急需改变在这一领域落后于人的窘境。李德群意识到,要想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只有一个选择:“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

明确了目标,李德群率领华中大注塑成形课题组着手攻关,“我们必须研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注塑成形模拟软件”。20世纪90年代初,课题组自主研发出华塑CAE,我国终于能自主生产出更精密而经济的塑料制品,该软件成为我国材料成形模拟领域的知名品牌之一,这项成果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完成了从跟跑到并跑的第一目标。

百年前,李氏先祖奋笔疾书家训时,他生活的旧中国正饱受列强欺凌,因此勉励后人爱家爱国、勤学苦读、奉献社会;百年间,一代代子孙传承“德才报国”家学家风,自强不息,英才辈出;百年后,李德群用行动交出了一份材料报国的答卷。

材料要成形,学生更要成才

三十余年,李德群坚守三尺讲台,重德育人,“材料要成形,学生更要成才”是他不变的师者初心。

“亦师亦友”是学生们对李德群师生关系的描述。过去交通不便,很多学生春节不能回家,李德群都邀请他们来家里团年,他不仅关心学业,还细心问候生活,对同学来说,李德群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长,更是志趣相投无话不谈的朋友。不仅如此,守时、躬亲、没有距离感,是许多接触过李院士的人对他的一致印象。但凡有约见,他总是比其他人更早到达,敞开门,起身迎接来访者。

以身作则,传承以德为先的师德文化。三十余年,李德群领衔开创的数字化材料成形方向,不仅致力于解决国家在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更逐渐形成了一支将“以德为先”作为团队文化传承,爱党爱国、品行兼优的数字化材料成形教师队伍。立德树人,培育材料英才绘就时代篇章。团队培养的人才走出华中大,成为祖国多个领域的中流砥柱。

从材料成形到学生成才,李德群将大象无形的报国之志,化为三十余年有形的立德树人工作点滴,他用敢拼搏、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投身于我国材料成形的研究,实现了我国该领域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他用朋友般的爱心、细心、关心浇灌学生成长,为国家培育了一批批材料人才。面对沉甸甸的荣誉,他说:“我个人的作用有限,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要感谢我的团队,感谢党的正确领导,感谢我们的新时代。”

(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来源:科技日报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学术新闻相关资讯

学术不端查重入口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小时-6小时
系统说明硕博初稿检测(一般习惯叫做硕博预审版),论文查重检测上千万篇中文文献,超百万篇各类独家文献,超百万港澳台地区学术文献过千万篇英文文献资源,数亿个中英文互联网资源是全国高校用来检测硕博论文的系统,检测范围广,数据来源真实,检测算法合理!本系统含有(学术库与源码库)。(限制字符数30万)
检查范围硕士/博士论文/科研成果
49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4小时-72小时
系统说明本科定稿查重版(一般习惯叫本科终评版),论文抄袭检测系统,专用于大学生专、本科等论文检测的系统,大多数专、本科院校使用此检测系统。(限制字符数6万)
检查范围专科/本科大学生论文
38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小时-6小时
系统说明比定稿版少大学生联合比对库,其他数据库一致。出结果快,价格相对低廉,不支持验证,适合在修改中期使用,定稿推荐PMLC。——不支持验证!!!
检查范围本/专科毕业论文
28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论文查重软件,维普论文检测系统:高校,杂志社指定系统,可检测期刊发表,大学生,硕博等论文。检测报告支持PDF、网页格式,性价比高!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论文检测网站,万方数据平台推出的万方查重系统是目前较为热门的检测系统。究其原因,万方数据通过近年的发展,在高校中也确立了自己的相应地位,特别是部分高校直接将其视为毕业检测系统,其真实性和权威性无可厚非。其次,相对于知网而言,万方检测费用少,上手容易,是学生初次论文查重的推荐系统。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PaperPass检测系统是北京智齿数汇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网站诞生于2007年,运营多年来,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可信赖的中文原创性检查和预防剽窃的在线网站。 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动态指纹越级扫描检测技术,该项技术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市场反映良好。
检查范围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
3.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3小时-72小时
系统说明职称评审论文检测系统针对编辑部来稿,已发表的文献,学校、事业单位职称论文的检测!大部分杂志社用的文献抄袭检测系统。可检测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文献,学术不端论文查重可供期刊编辑部检测来稿和已发表的文献,检测结果和杂志社一致,已发表过的文章检测时注意填写第一作者,才能排除已发表文献复制比。(限制字符数1万)
检查范围投稿/发表/职称评审
3.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格子达依托学术期刊库收录了海量对比资源,其中包括中国论文库、中文学术期刊库、中国学位论文库等国内齐全的论文库以及数亿级网络资源,同时本地资源库以每月100万篇的速度增加,是目前中文文献资源涵盖全面的论文检测系统,可检测中文、英文两种语言的论文文本。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5.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PaperTime论文查重系统,拥有海量的对比数据库,总收录超过9000万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以及一个超过10亿数量的互联网网页数据库组成,保证了比对源的专业性和广泛性。采用多级指纹对比技术结合深度语义发掘识别比对,利用指纹索引快速而精准地在云检测服务部署的论文数据资源库中找到所有相似的片段,该项技术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市场反映良好。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2.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PaperFree检测系统是湖南写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论文相似度比对系统,系统是对学生提交论文全部指纹特征进行预处理的情况下,采用多级指纹对比技术结合深度语义发掘识别比对,利用指纹索引快速而精准地在云检测服务部署的论文数据资源库中找到所有相似的片段,从而实现高效优质的论文检测。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2.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